清明上河圖(局部)  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 - 清明上河圖(局部)

 

 

記得以前的孩子學寫字,
叫做「描紅」。
就是把字帖墊在宣紙的下面,
然後讓孩子隔著紙,照著帖子描字,這樣學著寫。

 

以前自己學寫字時,也練過很多這樣的字帖:
「王梓去求仙」---王梓他修煉了,想要去求仙。
「丹成入九天」---不管他煉內丹也好,外丹也好,
丹修成了就上了九天。
「九天」就是最高的意思,就是九層天以上。
「洞中方七日」---在洞裡頭待了七天,
「世上幾千年」---可在人世間,已經過了幾千年了。
就說中國的孩子從小呢,耳濡目染,他就有這個神仙的概念。

 

再比如說《紅樓夢》裡,
當黛玉第一次見到探春的時候,
她是用這樣四個字來形容她的---「「顧盼神飛」,
這就是她的精神。
當我們一看到這四個字時,探春這個人就從書中活過來了。
我們注意這個「神」字,
在中華文化中,他特別重視這個「神」字,
這個「顧盼神飛」,
畫還畫不出來,
演也演不出來,
但你就是知道他的意思。

 

在中華文化裡,講「精神」、「精氣」,特別重視這個「神」字,
這個人如果沒有「神」來主宰----他就是「無神」,
整個人就萎靡不振,

 

這個「神」哪!
在中國人的生活中也經常出現的。
像唐朝的杜甫就說---「讀書破萬卷、下筆如有神」。
或者今天出去辦事,
沒想到意外的順利,這就是「有如神助」。
如果今天寫作文,文思泉湧,佳句連連呢,
那就是「神來之筆」了!

 

中華文化是整體的,
這「神傳」的部份,體現在「漢字」中也是一樣。

 

順手拈來,看看「福」這個字,就知道了。
中國人最喜歡「福」了,你看!
小嬰兒一出生時,小帽沿上的帽花兒,就是奶奶打的金「福」字,
到了死後的時候呢,連棺材上都要漆一個「福」字,
過年時門窗上要貼個「福」字,
一輩子都希望「多子多孫多福氣」,
那我們人的「福氣」,到底是怎麼來的呢?

 


看!這就是「福」的甲骨文 福的甲骨文
表達的是我們的先民,用雙手「雙手的甲骨文」捧著酒罐子「酒罐子」,
向神「神的甲骨文」感謝、乞求,所以真正的「福」,其實是來自天上的。
漢字就是這樣,處處充滿了歷史、文化與天機,
那「天機」,不就跟「神傳」有關嗎?

 

世界一直在劇烈的變動中,但是這裡面卻有一些恒定的東西,
這才是維持我們今天世界不滅的真正原因。
中華傳統文化,包括漢字-----
他可以教導我們在亂世中、在盛世中,
怎麼樣的安身立命,怎麼樣做人,怎麼樣做事,
怎麼樣和環境相處、怎麼樣和人相處、
現在的世界變動這麼大,
我們需要這樣的東西,我們的孩子也需要!

(道子)

arrow
arrow

    悠遊字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